
Lazada官方讲师
在线答疑
来源:www.lazadasea.com 发布:联川出海 发布时间:2021-04-29
Lazada作为国内电商巨头阿里花重金(40亿刀)投资的东南亚跨境零售平台,商家入驻时也是分本土入驻和中国商家跨境入驻,想要弄清两者区别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这两者概念上的不同。
Lazada在东南亚地区设置的站点有6个,分别是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如果你是新手,是刚开始做Lazada不久,建议还是做跨境店。因为目前你还不了解自己的产品适合哪个站点,做跨境店可以测试一下自己的产品适合哪个国家,而且做跨境店发货也比较简单,非常适合刚了解东南亚电商市场的卖家们。
一、本土店与跨境店介绍
(1)什么是Lazada本土店铺
本土店就是指以六个国家的公民个人身份信息或者是当地公司注册开通的卖家账号。
(2)什么是Lazada跨境店铺
跨境店,如果中国卖家用中国公司信息在Lazada注册了账号,且一注册便是六个站点全开,这位卖家开通的店铺就是“跨境店铺”。
说到底,判定Lazada注册店铺是本土还是跨境,主要依据注册信息是东南亚各国当地信息还是海外信息。
其实本土店不一定都是东南亚本地人经营的,因为很多华侨同胞也会事先获得东南亚当地信息,然后再注册他们自己的Lazada本土店。
二、本土店与跨境店区别
考虑到东南亚电商市场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卖家开始想方设法,希望能做跨境的同时,也能够涉足“本土电商业务”,那么在Lazada上做跨境店与本土店究竟有何区别呢?
(1)购物体验区别
(2)入驻资料区别
如果以本地企业想要入驻Lazada,则需要提供企业执照+对公P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本地企业执照只能开一个点,如果是本地个人想要入驻Lazada,则需要提供身份证+银行卡。
若是国内企业想在Lazada开本土店,则需要在当地注册公司,获取企业执照,然后进行相应的步骤入驻,如果是国内个人想要入驻Lazada开本土店,则需要提供个人护照和当地银行卡。
如果是以国内跨境店形式入驻Lazada,则需要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和企业支付宝账号,这里一个营业执照能同时开通Lazada六个站点账号,且一个营业执照只能申请注册一次,Lazada目前的入驻通过率并不是百分之百,所以一旦被拒只能作废。
(3)商品售卖区别
做跨境的商家应该知道自己开设的店铺在商品类目选择上是有一定限制的,这是因为不同国家物流海关管控因素不同导致的,对于国内跨境卖家有很多商品都属于禁销售类目。
对于卖家来说,自己擅长经营的类目本身就存在特异性与独一性。
可这对于本土店却没有任何影响,对于本土店铺,平台开放的是“全类目商品自由上架”,从商品售卖上本土店的商品类目众多,转化率相对跨境店就会高很多。
(4)店铺佣金区别
Lazada平台的本土店铺,不收取佣金费用,
而跨境店铺则不同了,除越南外,商家所付佣金为1%-4%,另外再加2%的付款服务费。
很明显可以看出平台有意扶持做本土的电商卖家,服务费率与佣金上的显示出的差别,从某一方面给予了本土卖家更大的竞争发展机会。
(5)物流成本区别
本土店铺卖家一般都会拥有自己的海外仓储,或者会选择跟第三方海外仓合作,因此都可以从本地发货迅速到达卖家手中,相比跨境店没有国际物流成本的支出(但是做本地店要囤货)。
而且从本土店长远经营角度来看,国内卖家做本土店,在备货的过程中,都会事先大批量运输货物,然后到本土仓屯起来,平摊到单件商品运费上,相比跨境店会低很多。
而跨境店呢,当有买家下单后,将货物发送到Lazada在国内中转仓(深圳或义乌),再由Lazada官方物流统一收件后发往至国外,到达各国再分拨进行尾程派送。
总体看,这个流程已经很简单了,但是成本却很高,周期长,效率又低,在运费和税收上都要花费很多,所以就这点而言做本土店更占优势。
三、新手适合本土or跨境
从以上几点分析可见,做本土店优势明显高于跨境店,但是这其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与风险,这也是许多卖家朋友需要去考虑的问题。
(1)国内电商做本土,用的是东南亚当地人的个人开店信息和银行账户,仓储也有很多是跟第三方合作的,一旦商家体量做大,就有可能面临资金和库存货物被卷走的风险,这是做本土店最大的劣势。
(2)本地店铺需要囤货,各种成本和风险会加大,跨境店铺不需要囤货,可以出单后临时采购再发出去,而且有针对跨境卖家退出的LazGlobal(跨境全球精选产品,流量非常高)
总体而言,选择做本土还是跨境要视自己店铺情况决定,如果你的产品市场比较明确,在东南亚某一站点也有自己可信任的本地合作伙伴,本土账号、仓储、发货、资金等问题都能有效解决,那你可以尝试做本土店铺。
但如果你是新手,是刚开始做Lazada不久,建议还是做跨境店。因为目前你还不了解自己的产品适合哪个站点,做跨境店可以测试一下自己的产品适合哪个国家,而且做跨境店发货也比较简单,非常适合刚了解东南亚电商市场的卖家们。